2025-11-21
SMT 贴片工艺标准需覆盖 “产前准备、贴装过程、质量检验” 全流程,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规范、参数要求、合格标准,核心是确保不同批次、不同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一致,符合行业与客户的质量要求。产前准备标准需聚焦 “物料与设备校准”:物料检验标准明确元件、锡膏、PCB 的合格要求,如元件引脚氧化度≤5%、锡膏黏度(25℃)300-500Pa・s、PCB 焊盘平整度误差≤0.02mm,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严禁投入生产;设备校准标准规定贴片机、印刷机的校准周期与精度要求,如贴片机 X/Y 轴定位精度每月校准 1 次,误差需≤0.01mm,印刷机刮刀压力每周校准 1 次,误差≤0.5N,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。
贴装过程标准需细化 “参数设置与操作规范”:针对不同元件制定差异化贴装参数,如 01005 元件贴装压力 0.1-0.3N、贴装速度 20-30mm/s,BGA 元件贴装压力 0.5-1N、启用 3D 视觉定位,QFP 元件贴装后需检查引脚对齐度(偏差≤引脚宽度的 1/3);操作规范明确员工的操作步骤,如贴片机上料时需核对元件型号与料位号(避免错料)、贴装过程中需每小时检查 1 次吸嘴状态(避免吸嘴堵塞导致缺件)、换型时需清空设备内残留物料(避免混料)。同时,工艺标准需规定特殊情况的处理流程,如贴装时出现元件偏移,需停机调整贴装参数,严禁带故障生产。
质量检验标准需明确 “检测项目与合格阈值”:锡膏印刷后检测标准要求锡膏厚度为钢网厚度的 80%-120%、面积覆盖率≥95%,无漏印、桥连;贴片后检测标准要求元件无缺件、错件、反贴,偏位量≤元件引脚宽度的 1/3;回流焊后检测标准要求焊点无虚焊、空洞(空洞率≤15%)、桥连,BGA 焊点需通过 X-Ray 检测内部质量。检验标准还需规定检测方法与频次,如 SPI 检测每块 PCB 全覆盖,AOI 检测每批次抽检 5%(特殊元件 100% 检测),X-Ray 检测关键元件(如 IC、BGA)100% 覆盖。此外,工艺标准需定期更新,结合行业技术发展(如新型元件贴装技术)、客户需求变化(如更高精度要求)调整标准内容,确保标准的时效性与适用性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