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
SMT 元件包装及储存

2025-11-21


SMT 元件包装及储存需根据元件特性(如易氧化、易受潮、精密程度)制定差异化方案,核心是防止元件在包装、运输、储存过程中损坏、氧化、受潮,确保元件使用时性能完好。元件包装规范需聚焦 “保护与标识”:针对不同元件选择适配的包装方式,如片式元件(电阻、电容)采用编带包装(带宽 8mm12mm 等,根据元件尺寸选择),编带需具备防静电功能(表面电阻 10^6-10^11Ω),避免静电损伤元件;BGAQFP 等精密元件采用托盘包装(材质为抗静电 PS ABS),托盘内凹槽尺寸与元件匹配(误差≤0.02mm),防止元件引脚变形;连接器、异形元件采用防静电袋包装(内附干燥剂),避免受潮与静电损伤。包装标识需清晰标注元件型号、规格、数量、生产日期、批次号,方便物料管理与追溯。

元件储存规范需控制 “环境条件与管理流程”:储存环境标准明确温湿度、防静电、防氧化要求,如普通元件储存温度 15-30℃、相对湿度 30%-60%,易氧化元件(如 ICBGA)需储存在氮气柜中(氧气浓度≤1%),精密元件需储存在防静电货架上(货架接地电阻≤10Ω);储存周期需根据元件特性设定,如锡膏开封后需在 24 小时内使用,未开封锡膏在 2-10℃环境下储存周期≤6 个月,普通片式元件在正常环境下储存周期≤2 年,超过储存周期的元件需重新检验(如测试元件性能、检查外观)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
库存管理流程需确保 “先进先出与动态监控”:采用 “分区存放” 模式,将不同类型、不同批次的元件分区域存放,设置清晰的区域标识(如 “普通元件区”“精密元件区”“氮气储存区”),避免混放;通过 ERP 系统管理库存,记录元件的入库时间、数量、储存位置、有效期,出库时按 “先进先出” 原则发放,避免元件过期;定期开展库存盘点(如每月 1 次),检查元件包装是否完好、储存环境是否达标、元件是否存在氧化或损坏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(如受潮元件需烘干、氧化元件需更换)。此外,元件运输过程需采用防静电、防震动的运输箱,运输温度控制在 15-30℃,避免剧烈震动导致元件引脚变形,确保元件从供应商到生产车间全程质量可控。


返回

相关新闻

2024-07-25

喷锡PCB的挑战

2024-12-26

PCB 老化测试

2025-09-09

SMT 贴片机价格

2025-03-27

PCB 拼板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