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
SMT 与传统插装技术的比较:性能与成本分析

2025-07-22


SMT 与传统插装技术(THT)作为电子组装的两大主流工艺,在性能表现与成本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,选择时需结合产品需求与生产规模综合权衡。

性能层面,SMT 的高密度优势无可替代。SMT 元件体积仅为传统插装元件的 1/10-1/5,如 01005 封装的电阻尺寸仅为 0.4mm×0.2mm,可实现 PCB 60% 以上的空间节约,这对智能手机、智能手表等小型化设备至关重要。同时,SMT 采用面接触焊接,焊点机械强度较 THT 的通孔焊接提升 30%,且高频信号传输时寄生电感更小(通常低于 1nH),使 5G 通信设备的信号完整性得到保障。在散热性能上,SMT 元件直接贴装于 PCB 表面,热量可通过基板快速传导,较插装元件的隔空安装更利于散热,适合大功率芯片的散热需求。

成本分析需从全生命周期考量。SMT 的初期投入较高,一条中等产能的 SMT 生产线(含印刷机、贴片机、回流焊炉)需数百万元,而 THT 生产线的波峰焊设备仅需数十万元。但在量产阶段,SMT 的单位成本优势明显:自动化贴装速度可达每小时 10 万点以上,是人工插装效率的 50 倍以上;材料利用率方面,SMT 焊膏的利用率达 90%,远高于 THT 焊锡丝 60% 的利用率。对于年产量 100 万以上的产品,SMT 的总成本可比 THT 降低 20%-30%

然而,THT 在特定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。对于需承受高机械应力的连接(如电源插头)、大功率元件(如散热片),THT 的通孔固定方式更可靠;而维修便利性上,THT 元件可直接插拔更换,SMT 元件则需专用设备拆卸。因此,现代电子制造常采用 “混合工艺”,即在同一 PCB 上结合 SMT THT,兼顾高密度需求与特殊元件的安装要求,这种 “优势互补” 模式成为平衡性能与成本的最优解。


返回

相关新闻

2023-09-04

关于SMT波峰焊工艺参数的综合调整

2023-05-11

PCB介绍

2024-02-22

SMT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特点和种类

2024-12-26

PCB 老化测试